本網(wǎng)訊(通訊員 韓婷婷)5月10日,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譚亞莉教授受邀來校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的思政元素》講座。
譚亞莉教授圍繞該課程每個專題的可融入思政元素進行了詳細解讀。她指出,思政元素的融入應從第一專題“心理健康概述”開始,建構(gòu)“融”的理念,搭建“融”的框架。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課程思政需要打破西方話語體系的框架,在“破”中立大思政理念,引導學生思考中國式心理健康的概念,用積極心理引導學生體驗幸福之所在,引入中國優(yōu)秀文化,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譚亞莉教授還重點梳理了該課程其余專題應融入的思政元素點,比如自我意識專題應從人的本質(zhì)著手鑒別西方與儒家文化的“我”;人際關系專題可解釋“利他”、“集體主義”;人格專題中明晰性格特征的變化,用領袖人格故事,以史為鑒,思考如何利用先天的稟賦尋求更好的發(fā)展與成長;情緒專題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闡述“修身立德”對情緒管理的重要作用;挫折專題則應強調(diào)意志力的形成與發(fā)展,以前沿研究結(jié)果呈現(xiàn),通過積極的自我提升,有助于學生們提升抗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