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人:金悅
2024年8月,巴黎奧運會賽場上,隨著李雯雯在舉重女子81公斤以上級比賽中奪得冠軍,中國代表團以40枚金牌的優(yōu)異成績,創(chuàng)造了我國1984年全面參加夏季奧運會以來境外參賽歷史最佳戰(zhàn)績。這一歷史性的成就,不僅令中國體育界感到無比自豪,也讓全球觀眾為之震撼。
提到奧運會,自然少不了奧運會主題曲。從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開始,幾乎每一屆奧運會都會推出一首主題歌。這些歌曲往往帶有主辦地的鮮明人文特色,同時又易于傳唱,在廣大歌迷中影響深遠。有的歌曲甚至已經(jīng)超出奧運會的使用范圍,成為人類渴望和平、擁抱未來的情感寫照和心聲表達,至今仍經(jīng)久不衰。
44年來,這首旋律動聽的電子樂被世人公認為歷屆奧運會中傳唱度最高的主題曲。國際奧委會前主席、前副主席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曾認為其是最成功的奧運會主題曲,甚至考慮將它定為永久會歌。
“看見空中的火焰,感覺到我們的心一起在跳動。這是我們的時刻,讓這團火焰緩緩升起。我們知道機會永遠會在這里,永遠。我們手拉手,穿越五大洲,我們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我們心連心,開始懂得了打破在我們之間的那道隔閡的墻。阿里郎!每次我們的給予,我們能感受到心中那永恒的火焰。舉起我們的手,早晨的平靜使我們變得融洽。永遠,打破在我們之間的那道隔閡的墻,打破那道墻?!薄禜and In Hand》是由湯姆·惠特洛克作詞,吉奧吉·莫洛德作曲,Koreana組合演唱的1988年漢城奧運會主題曲。
吉奧吉·莫洛德是一系列著名體育歌曲的曲作者,同時是被譽為最好的世界杯主題曲《意大利之夏》的作者。作為意大利最著名的電子音樂先鋒大師,1993年,他還曾為北京申奧創(chuàng)作歌曲《好運北京》。
這首由意大利、美國、韓國三個不同國籍的人共同制作的歌曲,真正體現(xiàn)了國際化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歌曲段落末尾揉進了朝鮮民歌《阿里郎》里的一句詠唱“阿里郎!”僅此一點,使這首歌在全球流行化的同時,又因這個鮮明的民族標(biāo)簽而極易被人識別,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期間廣為流傳,成為了奧運會歷史上最為人熟知的主題曲之一,預(yù)示著全球化即將到來的浩浩世界潮流。
隨著時間的流逝,《Hand In Hand》已成為一個具有深刻歷史和文化內(nèi)涵的符號。每當(dāng)聽到這首歌,就會想起那些激動人心的奧運會瞬間,想起那些為了夢想而努力奮斗的運動員們。此外,這首歌曲也提醒著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類對于和平、友誼和團結(jié)的追求永遠不會改變。只有人類整體命運得以關(guān)照,每個國家、每個民族、每個人的美好希望才能實現(xiàn)。